Insights

亚洲: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

Dark mode saves between 3% - 6% energy. By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we could help minimiz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近日,我与负责亚洲宏观事务的同事林明莲(Frances Lim)到访了日本和中国。在此次访问中,我们与日本和中国的KKR同事们见了面,包括私募股权、成长型股权、房地产、信贷和基础设施投资等部门的同事,当然也包括我全球宏观团队的同事花长春和刘星辰。不仅如此,我们也拜见了当地的政府官员、企业首席执行官、外部宏观专家以及投资者等。

毫无疑问,我们此行获益良多,特别这还是我在疫情之后首次重返中国。能够同时访问并对比中日这两个亚洲最大经济体很有价值。以下是我们此次行程的主要感受,主要结论如下:

1. 亚洲并非“单一市场”,因此我们的策略应更为细致。 在对日本的访问中,我们感觉其更类似于欧美国家——劳动力短缺、服务业的粘性通胀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我们探讨的重点领域。相较之下,中国的通胀率较低(PPI实际为负)、海外出行大幅减少(中国入境点在仅有6名海关人员办公的情况下无需排队等待,而日本入境点有超过25个窗口却仍需等待1小时以上),以及中国出口增长强劲(3月份更是达到15%,而日本并无增长)。联系到去年秋季我的东南亚之行(详见《亚洲出访观察:2022年10月之不同的轨迹》),此行再次提醒我们需要采取本土化及差异化的方法与策略来看待中国这一拥有世界最大消费经济体的地区,如图4所示。

2. 当然,我们也观察到有四大投资主题是具有全球普遍性的。第一,此次出访让我们对KKR关于全球劳动力市场变迁的研究(见《老虎之眼(Eye of the Tiger)》,2023年2月)所揭示的重要投资机会更有信心。伴随人口不利因素增加、劳动力供给萎缩,日本和中国的工资水平都有上涨压力,自动化(尤其对企业的部门来说)是大势所趋。第二,我们的“安全至上”(security of everything)理论是符合亚洲市场发展的。每一位与我们沟通过的首席执行官都表达出对安全问题的担忧,包括能源、数据、交通、食品、水资源等方面。正如我的同事Vance Serchuk所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们已从原先的“良性 全球化时期”转变为“大国竞争时代”。 第三,尽管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在发展的节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能源转型已成为了各国政府、企业高管和公民的首要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政府也在大力推行绿色发展,消费者偏好也正在驱动环保品牌的兴起。最后,储蓄未被充分利用且回报率低,在我们看来也是一大投资主题。储蓄账户里存有过量的资金,且其回报微乎其微,这很难支撑日本、中国以及欧美国家地区的65岁以上居民的生活。

3. 更强劲的亚洲增长将为“硅谷银行事件”影响下的金融紧缩困境提供支撑。我的同事花长春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速将达5.8%(相比之下,2022年的GDP增长则为3%),而且仍有一定提高空间。重要的是,2023年第一季度GDP的增长超过4.5%,高于市场预期的4%,这也从侧面证实了我们的相对乐观的观点,尤其是有关消费触底反弹的观点。我们为全球投资者划出的重点是:虽然亚洲的经济势头可能不足以扶持依靠地方银行提供融资的美国小型企业,但其定将有利于欧美日等发达市场股指成分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跨国公司。

4. 在2023年,我们依然主张 “保持简明”的投资理念。当前宏观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我们此次出访并未缓解我们的相关担忧。资本市场存在较大错配,但也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这些错配也创造了投资机会:毫无疑问当前或是一个进行信贷投资的良机;企业分拆的机会正随着股本回报率的下降和股东积极性的上升而增加;以及一些高质量的上市公司的估值也处于非常低位。“保持简明”就是我们在不需要明显增加风险的情况下其实就可以获得较好的回报。另外,我们相信当前正处于一个新的投资体系之中,因而我们需要采取不同于过去十年的做法与策略。最后,资产目 前在技术层面正在变得十分具有吸引力,尽管在基本面层面还不是。

央行回购正在蓬勃发展但市场供应很少,在前25大央行之中,仅有8%的央行选择在年底前收紧政策(而这一比例在去年高达84%)。因此,我们认为投资者的部署应循序渐进,采取“从步行到慢跑”(walk to a jog)的策略。尽管资本成本较高,但我们认为,另类投资领域在2023年和2024年将大有可为。

接下来,我们将分享本次行程的更多细节以及重要洞察。